從中醫角度來分析肺結核,中醫現存最早的醫學著作《內經》。曾有關于肺結核的記載,包括其傳染性和嚴重性。那么肺結核中醫能治好嗎?
對于肺結核的治療中醫認為,一方面是正氣內虛,簡單來說就是免疫力、抵抗力下降。另外一方面就是癆蟲感染。其實癆蟲這個說法早在明清時期就認為肺結核病是一種生物性的致病因素,這一說法與現在的結核桿菌非常相似。
中醫來看肺結核主要有四大主癥,咳嗽、咳血、盜汗、潮熱。其中咳嗽和普通感冒的咳嗽區別較大,肺結核的咳嗽是那種劇烈的咳嗽,另外嚴重的會出現痰中帶血,有一些人到后期會出現比較嚴重的咯血。盜汗的話一般是入睡后全身大量的出汗,醒來時有可能整件衣服都濕透了。另外一個就是潮熱,就是規律的發熱,當然除了這四個癥狀還有一些其他的癥狀,比如食欲不佳、身體消瘦等。
那么具體中醫是如何治療的呢?
中醫藥可應用于肺結核的各個階段,主要以辨證論治為主,輔助西藥緩解肺結核病人相關癥狀。以肺結核患者常伴有的發熱癥狀為主,在中醫看來肺結核發熱纏綿不愈是肺腎陰虛、瘀血阻絡,邪熱深伏陰分所致,以滋陰化瘀湯治療頑固性肺結核午后發熱,然后給予相關中藥配伍使用,臨床效果顯著。
總結來說中醫藥臨床有豐富的品種,而且每一種草藥作用廣泛,中醫會根據患者自身情況,制定個體化的肺結核治療方案。一般來說只要辯證準確,對肺結核有著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對化療藥毒副反應也有減緩作用,繼而確保化療能完成療程,最大限度的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