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創始人(焦起周、武桂蘭)
多少年來,癆病、腫瘤等頑疾一直是威脅人類生命健康的頑固性疾病,數不清的生靈被它那無形的罪惡魔爪殘酷地扼殺。鏈霉素、雷米封等物問世后,治療的狀況大有改觀,但由其帶來的毒副作用以及耐藥菌的出現和蔓延,卻沒有得到很好地解決。病魔的陰影仍舊籠罩在人們頭頂。
當不計其數的患者病愈后懷著感恩之心高高興興走出運城安國醫院的大門時,他們是否知道能夠把自己從病魔的爪下拉回來的那雙無形的大手是哪位高人?而挽救他們生命的又是什么“神藥”?
療法創始人
這得追溯到1962年,在關公故里山西運城,有個漂亮的姑娘叫武桂蘭,16歲那年她不幸得了癆病,并且被病魔折磨得死去活來,在全家人走投無路之時,一個剛從太原學醫回來的青年才俊焦起周受邀來到了她的病床前,用中藥方子和自己熬制的膏藥讓她的病由重變輕,讓已經沒有生活勇氣的桂蘭姑娘看到了希望。兩位年輕人,也在相互來往中建立了純真的友誼,而當武桂蘭的結核病徹底被焦起周的妙手治愈后,兩個年輕人的心也漸漸走到了一起,瓜熟蒂落,焦武兩人喜結良緣。
療法創始人
婚后小兩口恩愛有加,夫唱婦隨,武桂蘭是“過來人”,深知患了頑疾的況味,于是全身心跟隨丈夫學習醫術,她從零開始,勤學、 勤思、 勤問、苦鉆,立志為全天下和自己一樣飽受疾病折磨的兄弟姐妹解除痛苦。
1966年,武桂蘭在生第二個孩子的時候,產后大出血,引起淋巴結核、空洞肺結核,服用化學藥物還出現了嚴重的肝損,早期肝硬化腹水,面臨無藥可救、生命岌岌可危。為了給妻子治病,焦起周本想把她送到省城的大醫院,因當時正值文革動亂,只好放棄外出治病的念頭,焦起周在投醫無門的情況下, 痛下決心要用自己的醫術再次把妻子從鬼門關拉回來,他不分晝夜查找資料、找病源,并在家傳驗方基礎上,不斷地調整配伍,添加新藥,親自上山采藥、熬藥,為妻子進行調治,在他的苦苦堅持下,妻子武桂蘭涅槃重生,再次從死亡邊緣走了回來。
武桂蘭的結核病被自己家男人治好的消息不脛而走,附近和周邊鄉鎮的病人紛紛前來求治,他們渴求生的欲望,讓焦武二人為自己的一生做出重要決定,不論遇到多大的困難,不論有多大的阻力,一定要把中醫整體療法的路子走下去,康復后的妻子也決心協助丈夫救治病人。
攜手走過20多個春秋,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焦武兩人自己知道,雖然歷盡坎坷,但在研究和治療中獲得了豐厚的經驗和獨特的藥方,連自己也不曾想到多年后他們會成為對社會對抗癆事業做出巨大貢獻的人。
隨著就診的增多,小診所已遠遠不能滿足患者的需求,為了方便患者,1986年初,焦起周、武桂蘭走出大山離開中條山腹地,來到交通便利的山西省運城市,接治四面八方的患者。焦起周和武桂蘭果真不負眾望,在實踐中,他們的中醫療法不斷完善提高,病人也越來越多。報紙、雜志、電臺、電視臺經常可以聽到他們的名字,看到他們的形象。1987年7月,焦、武兩位專家在運城市終于建立起自己的醫院——山西運城安國醫院,穩穩當當地扎下根來,從事科研和醫療工作。不久他們的研究課題被列入山西省科研項目,并先后獲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國家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
山西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國家中醫藥科技進步二等獎
就在焦武兩位專家的事業發展到巔峰狀態的時候,邪惡奪走了他們的生命。幸運的是他們的兒子焦安國、兒媳卓欣運、女兒焦最嬋義不容辭地站出來,繼承父母遺志,率員廢墟上二次創業,在國內扛起了先輩事業 !
時代更迭,唯道不變。已經成立近40年的運城安國醫院,不斷創新發展,繼承先輩中醫整體醫學思想,逐步融入了現代醫學、營養醫學、心身醫學、自然醫學等國際上先進的醫療保健理念,進一步充實、完善整體療法,為在難治性疾病的治療征程上舉步維艱的患者開創了一條康復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