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需快速控制感染、改善心肺功能,中西醫結合可減少藥物副作用,縮短病程。中藥注重調理脾胃、溫陽利水,西醫精準抗感染、強心利尿,二者協同提高療效,降低二次傷害風險。
1. 控制感染:防菌護胃
- 抗生素選擇:根據痰培養結果選藥,避免長期濫用以防真菌感染。
- 中藥輔助:感染時食欲差,用六君子湯、杏蘇二陳湯健脾胃、化痰濕,避免苦寒藥傷胃;腹脹便秘加枳實消痞丸通便消脹,減輕抗生素胃腸副作用。
2. 改善呼吸功能:通肺化痰
- 西醫措施:解痙化痰、吸氧,必要時機械通氣。
- 中醫調氣:痰黏胸悶用瓜蔞薤白半夏湯通陽豁痰;氣喘乏力用補中益氣湯補肺腎,緩解缺氧。
3. 控制心衰:利尿強心
- 西醫三步法:
- 利尿劑(如呋塞米):減輕水腫,注意補鉀防痰黏。
- 小劑量洋地黃(如地高辛):改善心功能。
- 血管擴張藥:降低心臟負荷,緩解肺動脈高壓。
- 中醫溫陽利水:
- 浮腫明顯用真武湯+紅參/附子(先煎2-3小時),或參附注射液靜滴,強心消腫。
- 心慌氣喘用生脈飲、參麥注射液補氣陰,緩解癥狀。
-4. 處理心律失常:護心防栓
-西醫:激素、抗凝藥防血栓。
- 中醫調理:
- 心慌脈亂用炙甘草湯、血府逐瘀湯活血養心,改善心肌供血。
- 配合桂甘龍牡湯穩定心律,降低血液黏稠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