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耐藥情況相對來說比較復雜,因為根據類型分為單耐藥、多耐藥、廣泛耐藥等,所以關于結核耐藥怎么治療,不同類型的耐藥治療方案均有差異,而且在服用西藥的過程中,有些患者還會出現一系列的副反應,下面我們就來看下結核耐藥治療中出現不良反應如何針對性的進行處理。
惡心嘔吐:如果出現嘔吐的情況,我們需要先去醫院讓醫生來評估嘔吐的嚴重程度,了解有無脫水、電解質紊亂及肝損傷,必要時可使用止吐藥或抗酸治療,伴有嚴重焦慮的患者可考慮使用小劑量抗焦慮藥物。此外也可以通過調整抗結核藥物劑量以及服藥時間來改善。
藥物性肝損傷:當相關指標小于正常上限時,無明顯癥狀、無黃疸,可在密切觀察下保肝治療并酌情停用肝損傷發生頻率高的抗結核藥物;當指標大于正常上限時,則需要考慮停用有關抗結核藥物,保肝治療,密切觀察,去除其他潛在引起肝損傷的因素。
藥物過敏皮膚反應:主要表現有皮膚瘙癢及皮疹,以及色素沉著等,對于反應輕微者,給與基礎治療,不必停藥,也可適當使用抗組胺藥;嚴重過敏反應者立即停用所有治療藥物,應用標準的應急方案處理過敏反應。
周圍神經病:服用利奈唑胺、異煙肼、乙胺丁醇等抗結核藥物可能會引起。多發生在下肢,出現后應減少可疑藥物的用量,予維生素B6治療,如無好轉考慮停用可疑藥物。
肌肉和關節疼痛:服用吡嗪酰胺、氟喹諾酮類藥物、乙胺丁醇類抗結核藥物會引起,建議可以使用非甾體類抗炎藥物,同時降低可疑藥物的用量,如若仍然不能緩解癥狀,則停用可疑藥物。
綜上就是關于結核耐藥治療中,會出現的一些副反應臨床處理介紹,希望大家能夠引起重視,積極配合做好相關癥狀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