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核病是由結核桿菌感染的一種慢性傳染性疾病,自抗結核藥物出現之后,結核患者的治愈率雖然有一定的上升,但在這一過程中,結核桿菌的耐藥性也在不斷增強。下面我們就來重點看一下結核為什么會發生耐藥,結核耐藥怎么治療?
結核耐藥發生的原因專家分析有這四點原因:
1、治療方案不合理:包括:藥物聯合使用不當;用藥劑量不足;療程不足或間斷用藥;對失敗和復發的病例處理不當。
2、對結核病防控知識宣傳不到位,很多患者對于結核病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或者治療不及時延遲治療和不規則治療。
3、整個治療過程中醫務人員沒有實施嚴格監測和督導治療,這也是造成耐藥結核病的重要原因之一。
4、HIV感染以及艾滋病的流行與傳播是耐藥結核病產生與傳播的加速劑。
5、其他原因:經濟困難或藥物不良反應造成間斷、不規則用藥,藥物吸收差,藥物不能充分進入病灶組織等。
如果一旦發生耐藥,就必須要及時接受治療,目前針對耐藥結核病的化學治療中,WHO根據藥物的療效、使用經驗和藥物分類將抗結核藥物分為5組。第1組即一線口服抗結核藥物,第2組即注射用抗結核藥物,第3組即氟喹諾酮類藥物,第4組即口服抑菌二線抗結核藥物,第5組即療效尚不確切的抗結核藥物。
在具體用藥搭配上根據每個患者抗結核治療史和藥敏試驗結果來確定,不同患者的方案不同。當然不止于西藥治療,針對結核病耐藥的情況臨床還有免疫治療、中醫治療以及介入治療等等。
總的來說耐藥結核病一經確診,就應到結核病專科醫院請專科醫生據藥物敏感結果及及肝、腎功能等情況酌情制定合理治療方案。同時堅持規律用藥,堅持滿療程,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