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患者感染的結核分枝桿菌對一種或者一種以上的抗結核藥物產生了耐藥性,我們就稱之為結核耐藥,臨床根據結核患者耐藥類型的不同,又劃分為:單耐藥結核病、多耐藥結核病、耐多藥結核病(MDR-TB)、廣泛耐藥結核病(XDR-TB)、利福平耐藥結核病(RR-TB),那么結核耐藥怎么治療呢?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20年6月發布的《整合版結核病指南模塊四:耐藥結核病治療》中的建議如下:
利福平敏感/異煙肼耐藥結核病的治療方案:
①對于確診的-TB患者,建議治療方案為6個月的RF+EMB+PZA+LFX:
②對于確診的Hr-TB患者,不建議在治療方案中加入鏈霉素或其他注射劑。
MDR/RR-TB治療的短程全口服含貝達喹啉方案:
對于確診的、符合條件MDR/RR-TB患者(即此前接受本方案中所含二線抗結核藥物治療不超過1個月、可以排除對氟喹諾酮類藥物耐藥的患者),建議治療方案為9-12個月含貝達喹啉全口服方案。
MDR/RR-TB治療的長程方案:
方案中應包括所有3種A組藥物以及最少1種B組藥物,以保證抗結核治療開始時至少有4種可能有效的藥物,且貝達喹啉療程結束后繼續期仍有至少3種可能有效藥物:若方案中只能包括12種A組藥物,則2種B組藥物都應該被納入方案:若A組和B組藥物不足以組成有效方案,則應該選擇C組藥物以補充方案;
其中A 組:首選藥物,包括左氧氟沙星(Lfx)或莫西沙星(Mfx)、貝達喹啉(Bdq)和利奈唑胺(Lzd);
B組:次選藥物,包括氯法齊明(Cfz)、環絲氨酸(Cs);
C組:備選藥物,依次為吡嗪酰胺(Z)、乙胺丁醇(E)、德拉馬尼(Dlm)、丙硫異煙胺(Pto)、阿米卡星(Am)或卷曲霉素(Cm)、對氨基水楊酸(PAS)、亞胺培南/西司他丁(Ipm-Cln) 或美羅培南(Mpm);
綜上就是關于結核病耐藥治療相關文件給出的建議,僅供參考,患者具體治療還是需要醫生視患者具體情況來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