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部分發達和發展中國家結核病的發病率仍然呈上升趨勢,我國作為疫情嚴重的國家和地區之一,雖然推行的標準短程肺結核化療方案取得了顯著療效,但由于患者或者醫生在化療的實施和管理上出現的各種問題,加之人口流動性增大和面臨艾滋病的嚴重威脅,導致化療失敗的病例明顯增多,結核耐藥的情況也是明顯上升。
相對于普通的肺結核,耐藥肺結核更為復雜,包括原發耐藥、繼發耐藥和交叉耐藥多種類型,其中原發耐藥又稱初始耐藥主要是指耐藥菌外源性感染,即由于不合理的化療方案治療而產生獲得性耐藥性的病人,如果這個耐藥病人傳染給另一個人,那么這個新的感染者即被稱為原發(初始)耐藥性。
交叉耐藥性是指病菌對某種藥物產生獲得耐藥性后,可同時對另一種藥物也同樣有耐藥性。
那么發生結核耐藥怎么治療呢?專家指出一定要要遵循這三大原則:
聯合用藥,方案中至少選擇四種以上有效的藥物組成方案,治療耐多藥的話藥物品種可達到五種以上。
藥敏試驗,有條件的做了藥敏試驗的可根據實驗結果來制定用藥方案,對于未獲得藥敏試驗結果前應根據患者的既往用藥,選擇未曾應用的或估計敏感藥組成方案,待獲得藥敏試驗結果后再以藥敏結果為依據調整。
全程督導治療,耐藥結核病治療方案一般分為2個階段,注射期和非注射期,為提高患者的依從性,可采用一天分次服用法,最重要的一點是化療全程需嚴格督導下化學治療管理。
因為耐藥情況復雜,所以治療上每個患者的方案都有一定的差異,希望大家在再次的治療中,,一定要用藥充足、規則,不能停停用用,用用停停形成不正規治療。否則將可能出現無藥可用的局面。